江汉区构建无障碍服务生态系统
9月27日,在全国县域残疾人服务典型案例编辑部署推进会上,江汉区残联构建的无障碍服务生态系统,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全国县域残疾人服务典型案例。江汉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探索,值得借鉴。
江汉区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重视服务网络、服务措施、服务品牌建设,强调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几年来,他们把构建无障碍服务生态系统作为残疾人幸福工程,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他们的做法:
一是区委区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重视。把残疾人事业当作建设富裕活力美丽幸福新江汉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府《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年攻坚计划》,将无障碍服务作为一个重点列入,全区公共服务部门进入无障碍服务生态系统。落实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理念,全区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全面落地,真正使残疾人享受政策不落空、获得福利不费劲、全面发展无障碍。
二是残联在无障碍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中主动担当、主动谋划、主动作为。江汉区残联调研发现:无障碍服务是参与社会生活最关切、最急迫、最突出的需求。提出:要通过构建生态系统让无障碍服务不再是公共服务的搭头,而是标准件、必备品。区各街道残联要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准调研、精心组织、精细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仅2018年,江汉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完成1251户;江汉区理疗康复服务,为全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总计6000人次;全区693名盲人免费配备了读屏软件;2019年,江汉区引进聋人视频翻译软件帮助聋人与健全人顺畅交流。
三是社会各界厚德载物,残疾人自强不息。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事业部“小蜜蜂无障碍观影志愿服务队”帮助盲人跟其他观众一起购票同厅观赏最新上映的影片。区内企业亚太监理、东方红食品厂,与青年爱乐管乐团等单位建立的无障碍服务联动机制已为全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3000余人次。专门协会到军运会场馆开展无障碍设施督导体验活动,肢协与盲协的无障碍阅读联动,盲协开展的交通无障碍体验活动,聋协实施的通用手语推广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区无障碍阅读走进了全省残疾人文化周,登上湖北省图书馆的讲堂,通用手语培训已经连续举办六期。近三年,区残联累计在无障碍调研、培训、软件配备、辅具适配等方面投入达400万元,无障碍服务不断完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每年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残疾人达1万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