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非遗,点亮生活!武汉首届残疾人楚香培训班温暖结业

发布时间:2025-09-29 08:41  | 来源:市残联

9月26日上午,武汉市残疾人艺术馆内香气袅袅、笑语阵阵,为期五天的武汉市首届残疾人非遗楚香制作培训班迎来收官之日。制香老师及市残联领导为35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为这场融合文化传承与技能赋能的特色培训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培训班由武汉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主办,楚香非遗传承机构“楚香书苑”协办,自9月22日启动以来,通过理论讲解、香材辨识、实操制作等环节,为30余名残疾人学员系统传授楚香制作技艺。9月26日上午,学员们在完成最后一道打磨、上蜡工序后,手持亲手制作的香牌、香珠、福字香等作品,接过由主办方颁发的结业证书。证书虽薄,却承载着学员五天来的学习成果与对非遗文化的深入理解。

精致润泽的香珠、刻有“福”字的盘香、素雅宜人的香牌……这些纯天然香品经过通风晾干、耐心打磨、防水上蜡等多道工序,方能成为成品。结业仪式后,学员们纷纷互相展示自己的楚香作品,并在馆内与作品合影留念。

结业仪式中,武汉市聋协主席魏尚茹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说道,五天的学习不仅让大家掌握了制香技能,更深入理解了楚香背后的楚文化脉络与中药五行智慧。从拓印福字香到打磨香珠,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乐趣。学员陶婷也表示,这是她首次接触非遗手工艺,五天里过程既学习到了制香、历史知识,也很有成就感,“大家都在一起做很有意思,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

楚香非遗传承人、本次培训班主讲教师韩雪在结业仪式上动情发言。她与记者提到,楚香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门“香药同源”的健康学问。通过“君臣佐使”的配方理念,楚香能调节身心、滋养精神。作为传承人,她始终在思考如何让文化遗产“与人的身体、精神、生活发生关系”。

此次培训中,她与六位教师团队开展义务教学,从香粉调配、香泥揉制到模具塑形、自然阴干,全程指导残疾人学员完成线香、香牌、香珠等作品。韩雪特别提到,因父亲身患残疾,她长期心怀助残情结,希望借助楚香制作让残疾人朋友在楚香制作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并通过香气实现心灵疗愈”。

活动最后,全体学员与教师团队手持结业证书与作品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笑脸,也为本次培训注入温暖尾声。据悉,本次培训班是武汉市残联推动残疾人融入非遗传承、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尝试。

未来,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非遗+助残”模式,让更多残疾人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助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